党史教育——红色金融史系列(四)

 

      1931—1937年,九一八事变、淞沪抗战、卢沟桥事变之后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,开辟了大片敌后抗日根据地,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,全国共有19个抗日根据地。为发展经济、改善人民生活、调剂军需支援抗日、防止敌伪钞的侵入和流通,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了近40家金融机构,形成了自己的金融体系,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金融组织随着根据地的发展逐步壮大。

 

 
一、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金融机构

      1937年抗战爆发后,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。同年10月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。促进了边区农、工、商业的发展,从开办初期的10万元资本,到1941年发展到400万元,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,为中国革命在全国夺取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陕西省延安市陕甘宁边区银行旧址(图片源于网络)

 
 
二、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金融机构

      抗日战争爆发后,1937年9月下旬,八路军第一二零师进入晋西北地区,创立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,建立了兴县农民银行。1940年5月,以兴县农民银行为基础,成立了晋西北农民银行,后名为西北农民银行,发行西北农民币,流通于晋绥地区。随后晋绥边区与陕甘宁边区统一为西北解放区,该行与陕甘宁边区银行合并,统称西北农民银行,西农币成为整个西北解放区统一本位币。1940年5月—1948年11月,约3.8亿张,合计约为6439亿元。

西北农民银行币(图片源于网络)

山西吕梁兴县西北农民银行印钞厂车间旧址(图片源于网络)

 

三、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金融机构

      1938年,为了独立自主地发展和巩固根据地,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在沁县成立上党银号,发行上党票。1938年发行的面额有拾元、伍元、贰元、壹元、伍角、贰角伍分、贰角、壹角等8种票面10种版别。壹元票的主图设计为体现根据地货币特色,天坛主图的下面倒印有一“党”字暗记。1940年初,上党银号结束,其财产并入冀南银行时,共发行上党票300余万元。

壹元上党银号(图片源于网络)

 

文字内容整理自《讲武堂》红色金融钱袋子与枪杆子

2021-08-30
浏览量:0
首页    理论学习    党史教育——红色金融史系列(四)